2025年新高考地理主观题 答题思路答题模板(实用,必备!).docx
日期:2025-07-05 09:01 | 人气:
PAGE2
2025年新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
目录
主观题答题注意事项 2-3
自然地理思路1-思路63 3
人文地理思路64-思路103
自然灾害与生态问题思路104-思路122 47-55
资源跨区域调配思路123-思路124
沙漠思路125-思路127
旅游
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
主观题答题注意事项:
一、答题总纲:
1.审题干(审“考查方式”、审“考察内容”);2.定思路(构建答题模板);3.整语言(地理术语、要点顺序)
二、具体解题思路如下:
1.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,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、方法,精准审题是目的。
(1)审“考查方式”,明确回答问题方式,注意关键词,如:描述、指出、简述、分析、说明、阐述、简析等。
(2)审“考查内容”,明确考什么。
=1\*GB3①审“空间”,明确图示地区在哪儿。
=2\*GB3②审“内容”,明确有什么,如:地形区的分布状况、气候特征、河流流向、水文特征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、农业生产、自然因素、改造利用方式、社会经济因素。
=3\*GB3③审“时间”,明确“在何时”,如:近20年来等。
=4\*GB3④其他:要注意限制性、转变、原因等通用语言。
2.根据材料、设问,参考分值等,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等,确定答题思路。
(1)调:有而优(高质量的知识、技能贮备是关键)。
(2)用:结合具体情况(资料、设问、分值等),调用或建构答题思维模板。
3.组织语言,全面简洁、准确科学、逻辑清晰地加以描述。
(1)要点全面:不遗漏、无多余(2)顺序合理:先主要后次要;先自然后人文
(3)富有逻辑:有因有果、先因后果(4)点面结合:提出论点、结合实际
(5)地理术语:使用地理专业词语-地理名词(6)简洁精炼:不啰嗦、不重复
(7)书写工整:格式整齐,不涂画(8)格式整齐:编“序号”或用“分号”(分点作答)
三.一定切忌:
1.针对一点,反复啰嗦2.违背地理原理违背该地状况3.自然和人文混杂不清
4.前后矛盾,不通顺5.“口头语”、“大白话”6.书写凌乱,字体潦草,错别字
四.特别提示
1.地理综合题常规答题思路整理:
(1)成因(自然原因、人为原因)(2)条件(有利条件、不利条件)(3)影响(正面影响、负面影响)
(4)区位(自然、社会经济条件)(5)效益(经济、社会、环境)(6)措施(生物、工程、技术)
(7)评价(积极、消积)(8)要素(总量、结构)
(9)重大工程意义(两端、中间)或(政治、经济、民族、国防)(10)过程
2.常见“词语”的把握和答题要求
?描述
详细描写;先总体(整体)大概描述、后具体(局部0细化描写;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
简述
概要描写;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;不必细化描写;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
说出
相当于“罗列”要素;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;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
阐述
“分析+叙述”;既要有原因,又要有结果和观点;语言格式:因为…所以(导致)..
例析
“实例+分析”;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,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
评价
“有利+不利”;语言格式:有利:1、2、3..。不利:1、2、3..
分析、简析
“有利及其原因+不利及其原因”;
语言格式:有利:1、因为..所以(导致)..2..。不利:1、因为..所以(导致)..2..
比较
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。语言格式:因为A..,以A比B...
意义、作用
正面意义;本地区(事物)意义+其它地区(事物)意义
影响
正面影响+负面影响;本地区(事物)影响+其它地区(事物)影响;现在的影响+将来的可能影响;自然环境影响+社会经济影响+生态环境影响
措施
工程措施(技术措施)+生物措施+管理措施;当地措施+合作措施
判断
理由+结论。语言格式:正确(合理)或错误(不合理)、因为..所以..
变化
体现“提高、上升、增加、下降、先降后升、先升后降”思路
关系
思路:A导致B导致C..。体现“因果关系、前后关系、时间关系、主次关系”
结构
所占比例;主要组成;适当评价其合理性
过程
因果关系、逻辑不能混乱。语言格式:ABC(切忌顺序不能乱)
五、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
一、自然地理
一、地理基础、地球运动
思路1: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
1.自然地理位置
(1)半球位置;(2)经纬度位置;(3)海陆位置等。
2.社会经济地理位置
(1)政区位置;(2)交通位置;(3)经济区位置;(4